职场三五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变得越来越大,这个差距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拉开了同龄人之间的差距?

 

这不是一个新话题,很多人想过甚至正在考虑这个问题。

 

有些人会说,是家世背景,人家靠关系比你走得更快更远;

有些人会说,是努力,他们在8小时外努力拼搏,最终变得与众不同;

也有人会说,是运气,运气到来人生也就随之改变,与普通人的差距越变越大。

 

无论哪种说法都对;无论哪种说法,也都有着一定的片面性。

 

而我要说的,是态度。

是态度,拉开了同龄人之间的差距。

 

1万个小时理论早已耳熟能详,8小时之外的意义也早已人尽皆知。而我要说的,却在8小时之内。

 

8小时之内的态度,工作态度。

 

不同的人与不同的态度

将一份新工作交给不同的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也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有人态度跳脱,趋利避害,认为多做工作对自己有害无益,于是唯恐多做点什么,往往能推就推,推不掉的就敷衍了事;有人态度趋向于服从,往往二话不说,让咋做就咋做;也有人不将工作当成完任务,他们往往会在接到新任务后先尝试弄懂,没弄懂的地方回家再加油,最终将工作完成得很好。

 

敷衍了事者,宜尽早剔除;按部就班者,适合固守;而主动了解新任务、努力做好新任务者,则可以着力培养。

 

不同的态度带来不同的结果

就好像上文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之中提到过的:

什么是人才?人才就是你交给他一件事,他办好了;又交给他一件事,他又办好了。

什么是庸才?庸才就是你交给他一件事,他办完了;又交给他一件事,他又办完了。

 

人才与庸才之间只差一个字,办好与办完之间,也同样只差一个字。

而最终的结果,也无非就是一字之差,比如“好”与“差”。

 

不同的结果拉开彼此的差距

工作上拉开差距的原因,究其根本其最大的不同在于态度(适用于90%的职场人)。其重要程度远超所谓的家世背景、努力、运气之说。

 

我们思考是什么拉开了同龄人的差距不应当局限于所谓的比家世、靠运气,而是要思考为何如此、能否改变以及如何改变。

 

改变的是谁?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自己的人生。

我们要做的,也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自己比。

 

态度端正的你和不端正的你比,有什么不一样了?这一年和上一年相比,能力更强了?赚钱更多了?底气更足了?这才是和自己比的意义。

 

在同一个工作岗位工作了3年,一无所得无所寸进,如果只是将3个月就能彻底掌握的事情重复了3年,那么这3年有何意义?

 

在3年之间,真的从未遇到过挑战吗?上级领导从未提出过新要求吗?推脱了多少敷衍了多少?真的认真思考过怎样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达成工作目标吗?

 

如果总是逃避,那么3年的工作经验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态度依然不到位,那么下一个3年依然毫无意义。

 

于是差距在持续被拉大,甚至最终无法再被比较。

 

不同的态度直接影响岗位晋升

领导提携不会是盲目的,大多数企业管理层也不会因为和谁关系好就提谁。提拔更多的是看你的能力,你的能力是否已经达到了下一个级别的要求。

 

专业岗位与管理岗位也不同,专业岗位提升级别或许只看专业素质,管理岗位提升却要同时考察专业素质、沟通能力、为人处世、业务能力等等方面,缺一不可。而你只有让领导发现你已经具备对应的能力了,提拔才会到你头上

 

而想要走到这一步,就要求你具备认真工作、主动学习、勇于改变的态度。道理很简单,做到却很难。如果一线城市工作超过3年月薪不过万甚至相差甚远,就应当反思态度是否有问题。

 

我们无法控制的东西有很多,但态度可以被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