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考虑一个问题:微信评论为什么不做楼中楼?

纵观各类大型社区,不论微博、知乎还是贴吧、天涯,乃至腾讯本家的QQ,对评论处理模式都是楼中楼,为何就微信不这么干?
 

功能上不需要

微信的slogan讲的很清楚: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其朋友圈对非共同好友不可见一项就注定了能够看见评论的人不多。

楼中楼最大的好处在于存在海量评论的前提下保证了清晰的层级,而微信朋友圈既然非共同好友不可见,也就不存在过多的层级概念,楼中楼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楼中楼损伤用户体验

如果你不是楼主,可能会喜欢楼中楼的模式,毕竟当一个高人气的“层主”感觉也很好 -- 但楼主可能不会这么觉得。

许多人在上述各种平台上可能有过或见过这种情况:你发了一条内容,下面有人评论,正好该评论很有趣 -- 于是楼中楼产生了。

无论是哪个有楼中楼的平台,楼中楼的任何一条评论楼主都会收到回复,若能插上嘴还好,若插不上嘴,造成不相关信息骚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作为楼主感受恐怕不太好。

你看这个贴,一共3条评论,而第一条评论下有30条评论--出自2人,第二条评论下有60条评论-出自3人 -- 而且还都与楼主无关。

如果我是楼主,会觉得很尴尬;如果是朋友圈,朋友们都能看见别人在我的朋友圈下开心的聊另一件事情我还插不上嘴,就会更尴尬。

如果这是我的朋友圈,我以后都不敢发了 (?﹏?)。

另一方面,楼中楼往往还采用折叠的方式,这样就导致评论量不大;而全部展示却可以取得数条评论形成刷屏效果营造一种高人气的迹象,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直接展示也比楼中楼更讨人喜欢。

而不采用楼中楼的做法,也是微信保护用户体验的一种形式。
最近在考虑一个问题:微信评论为什么不做楼中楼?

纵观各类大型社区,不论微博、知乎还是贴吧、天涯,乃至腾讯本家的QQ,对评论处理模式都是楼中楼,为何就微信不这么干?
 

功能上不需要

微信的slogan讲的很清楚: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其朋友圈对非共同好友不可见一项就注定了能够看见评论的人不多。

楼中楼最大的好处在于存在海量评论的前提下保证了清晰的层级,而微信朋友圈既然非共同好友不可见,也就不存在过多的层级概念,楼中楼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楼中楼损伤用户体验

如果你不是楼主,可能会喜欢楼中楼的模式,毕竟当一个高人气的“层主”感觉也很好 -- 但楼主可能不会这么觉得。

许多人在上述各种平台上可能有过或见过这种情况:你发了一条内容,下面有人评论,正好该评论很有趣 -- 于是楼中楼产生了。

无论是哪个有楼中楼的平台,楼中楼的任何一条评论楼主都会收到回复,若能插上嘴还好,若插不上嘴,造成不相关信息骚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作为楼主感受恐怕不太好。

你看这个贴,一共3条评论,而第一条评论下有30条评论--出自2人,第二条评论下有60条评论-出自3人 -- 而且还都与楼主无关。

如果我是楼主,会觉得很尴尬;如果是朋友圈,朋友们都能看见别人在我的朋友圈下开心的聊另一件事情我还插不上嘴,就会更尴尬。

如果这是我的朋友圈,我以后都不敢发了 (?﹏?)。

另一方面,楼中楼往往还采用折叠的方式,这样就导致评论量不大;而全部展示却可以取得数条评论形成刷屏效果营造一种高人气的迹象,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直接展示也比楼中楼更讨人喜欢。

而不采用楼中楼的做法,也是微信保护用户体验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