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们把情境当作是真实的,那其结果也将成为事实”。
——美国社会学家W. I. 托马斯

自我实现预言的定义

美国社会学家W. I. 托马斯认为:“如果人们把情境当作是真实的,那其结果也将成为事实”。另一位社会学家R. K. 默顿则把这一包含著深刻社会学内涵、对广泛的社会过程具有指导性应用价值的定理加以发挥,称为“自我实现预言”。 ­

所谓“自我实现预言”,是指“开始时的一个虚假的情境定义,由於它引发了新的行动,因而使原有虚假的东西变成了真实的。”

反过来说,原来真实的东西也有可能变成虚假的,即会“自我失败”。

而一个人如果老是觉得自己在做某件事情时会失败,他通常也做不好这件事情。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自我实现预言”似是而非的正确性,最终会导致永久的错误。 ­
 

罗森塔尔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信念和期望不仅可以影响自己的行为表现,还可以通过影响我们对他人的想法和态度而间接影响他人的行为表现。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和莱诺·雅各布森(Lenore Jacobsen)发现,教师对学生期望可以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业表现。

他们从旧金山的一所公立小学随机选择了一组学生,并通过一个虚构的测验使老师和学生们都相信这些学生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并可能在接下来的一学年里有高度的智力发展。

在学年结束的时候,学生们的智力测试结果表明那组被选择的孩子,其IQ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孩子。

换句话说,那些被教师认为智力将得到高度发展的学生,真的在智力方面有了高于平均的增幅。这表明教师的期望影响了学生对自己的信念,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表现。

正如罗森塔尔所言:“当我们期望别人的某些行为时,相应地,我们也会采取使预期行为更可能发生的方式行事”(Rosenthal & Babad,1985)。
 

循环的自我实现预言

你也许已经想到了:自我实现预言会导致信念和行为的循环——无论好坏。

当我们对自身具有某些先入为主的信念时,则更有可能按照我们所相信的行事,从而强化我们的信念以及行为模式。

类似地,当我们拥有对他人的某种信念时,便可能会以某种或张扬或微妙的方式去影响他们,以此证实我们的假设,从而巩固我们对他们的信念。这种“信念-行为-信念”的无限循环可以是带来积极结果的良性循环,也可以是带来消极结果的恶性循环。

哈佛大学有一门课程叫做【The Power of Influence】,列举了许多“自我实现的预言”,让我深有感触。 ­

一个胆小不善交际而且相貌平平的年轻姑娘被人们故意当作社交的宠儿,于是她真地变成一个在社交场合应付自如的人。 ­
一个公司的雇员整天害怕失去现在这份工作,于是总是在留意别的工作机会。他的老板发现他竟然在另外找工作,所以开除了他。
一个女孩担心她对象离开她,于是她刻意的和对象保持距离、故意冷落疏远,男孩感觉对方不爱自己了,于是提出了分手。
一个昂贵的保健品其实妙手空空,什么有效成分也没有,但服用者相信了生产者的预言,吃了以后,果然觉得精神好多了。 ­
一个人演说投资某种股票能赚很多钱,一些人相信了,买进那只股票,所以那只股票涨了,接着更多的人相信了这个预言,买进那只股票,那种股票涨的更多了。
一个人预测目前正在着手的一件事情会有很好的结果,然后他不做他想、全力付出,然后付出有了回报。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发现了:信念或期望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从信念到行为的过程便是一种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比上面的例子更一目了然的,是发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多重自我实现预言:

我们预先对自己怀有一种或一系列的信念 > 
这些信念影响了我们对他人的行为 > 
我们对他人的行为受到我们对他们的信念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了他们对我们的信念 >
他们的信念促使他们用与这些信念一致的方式对待我们,这强化了我们对自己最初的信念。


细想之下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处处充斥着这样的循环过程。因为对结果感到悲观,于是放弃了努力,最终的结果自然就是悲观的。
 

最后的话

消极信念可以成为现实,但自我实现预言还有正向的一面是,积极信念也可以成为现实。

个体的信念能够影响自身及周围其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在自我对话或与他人的互动中,不妨多留意一下自己传达的信息和背后隐藏的信念。
(本文来自网络,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自我改变 认知